Q1:小寶寶為什麼總是好像呼吸有痰?喝奶時有「呼嚕呼嚕」的聲音?有時會有鼻塞的聲音,是不是生病了?
小寶寶的鼻孔比成人來得狹窄也較敏感,若空氣太冷或太乾,會使分泌物增加且凝結成塊(及鼻屎塊),造成寶寶出現鼻塞聲。建議以小棉花棒沾足量嬰兒油,清除鼻孔口看得見的結塊,或以吸鼻器輕吸,千萬不要自行挖鼻孔深部看不清楚的區域,那樣可能會刺激分泌物分泌更多,甚至受傷流血。
喉嚨有痰則多半因為嬰幼兒吞嚥功能尚不健全,清醒時口內物容易外流(流口水),睡覺時除了外流,也會在咽喉處貯積;所以當呼吸氣流進出氣管口時,氣水混合就會產生呼嚕呼嚕的呼吸雜音。
Q2:寶寶臉上出小疹子,頭頂、眉毛、耳後都有會脫落的痂皮,這是過敏嗎?
這是脂漏性皮膚炎,大多發生在出生一至三個月之間,症狀為皮膚發紅,有許多黃黃油油的薄片覆蓋於上,特別常見於頭頂、眉毛上、耳後或皺摺處,嚴重時會凝集結痂,使皮膚產生龜裂、流出組織液。若症狀輕微,可以用水打濕患部,待結痂片軟化後,可清除的即清除,再以洗髮精及清水洗淨。但千萬不可過於用力,以免傷及皮膚。
臉頰處的皮膚炎多成紅色發炎,上有龜裂或粟米狀的油性結痂,處理方式為保持清潔,常以溫水洗臉,避免亂塗乳液或嬰兒油,若龜裂或流湯嚴重時,可請醫師開藥局部塗抹。這種皮膚炎一般而言,經過數周處理後會自然消褪,再發的機率很低,若持久不退,便須與異位性皮膚炎做鑑別診斷。
Q3:那又該如何判別寶寶是否為異位性皮膚炎呢?
異位性皮膚炎是嬰幼兒最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,又稱為異位性濕疹,是一種反覆發作的過敏性皮膚疾病,多半與遺傳有關。大部份異位性皮膚炎在二至三月大時開始發病,通常會持續二至三年。常見的部位為雙頰、前額及頭皮。兒童期的病灶分佈較廣,多集中於手肘窩、膝窩、頸部、手腳關節等處呈對稱分佈,剛開始為增厚性乾燥病灶,經嚴重搔抓後,皮膚會有破皮、滲出液、結痂等慢性濕疹性病灶。大部份病人會在 10 至 12 歲前慢慢痊癒,只有少部份病人會持續至成人期。
Q4:寶寶若有異位性皮膚炎,該怎麼照顧?
小寶寶搔抓癢處會使狀況更加惡化,造成惡性循環。皮膚保養首重保濕,剛洗完澡擦乾皮膚後,趁表面溼潤之際,塗抹保濕乳液可大幅減少皮膚含水量喪失,也有助於減低皮膚癢感。至於皮膚特別乾燥的小孩,一天可使用多次保濕乳液。洗澡也是一門學問,洗澡盡量以淋浴為主,水溫不宜過高,時間不宜過長。
口服抗組織胺是是異位性皮膚炎的主要治療藥物,可有效控制搔癢。當寶寶因搔抓而出現傷口並且合併細菌感染時,則必須使用抗生素。類固醇類藥膏為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主要外用藥。有些人聽到類固醇就直覺是有害的,其實大部分的併發症都是由於使用方法錯誤而造成,若在醫師指示下正確使用,其實類固醇是有效而安全的。
Q5:寶寶體溫好高,是發燒了嗎?會不會燒壞腦子?
影響頭腦的是引起發燒的疾病 (如腦炎、腦膜炎等),發燒本身並不可怕,是不會燒壞腦子的,除非是高燒到41.7℃。媽媽們一定要有個觀念:發燒是一種症狀,而疾病本身是一種訊息。病好了,燒自然就會退,所以光只有退燒是不能解決問題的。那體溫多少度才算是發燒呢?以下的數據可以供作參考:肛溫:38℃/耳溫:37.8℃(同口溫)/腋溫:37.5℃/背溫:37.5℃
如果確定發燒,便可以用以下方式處理:
‧保持室內空氣流通,維持室溫26-28℃。
‧減少穿衣蓋被,寒顫期應該加衣著保溫。
‧多喝開水。
‧以溫水拭浴或洗澡。
‧隨時監測體溫變化。
Q6:我該怎麼保存母乳,才能留住最多營養呢?
溫母乳是一場效率與母乳抗體流失的拔河賽!母乳回溫並不是大學問,只是把母乳從冰或冷凍的狀態,加熱成接近媽媽乳汁溫度的口感而已。但由於母乳富含抗體,如何讓抗體或活細胞在儲存、運送和溫熱的過程中將流失減到最少,成為母乳儲存與回溫這個議題中最重要的任務!
媽咪們請注意這些小撇步,就可以不浪費母乳的營養與抗體嘍!
•盡量將母乳儲存在冰箱內部而非冰箱門邊。
•使用60度以下的水,溫熱母乳。回溫到接近體溫、不冰冷即可。
•可使用溫奶器,或在60度以下的流動溫水下溫熱母乳。
•請避免使用微波爐或瓦斯爐隔水加熱的方式溫熱母乳。
•冷凍母乳請在冷藏室解凍(約12小時左右),勿放在室溫下解凍。建議前一夜提前將母乳從冷凍庫放進冷藏室。
Q7:寶寶脹氣了哭鬧不休,是不是我餵奶方式錯了?
脹氣的原因有很多:在初生嬰兒或早產兒消化機能發育尚未不成熟時很常見。嬰兒奶粉是乳製品,也屬產氣食物。另外,寶寶奶量過多、消化不良或因哭鬧吸入過多空氣時,也都容易造成脹氣。
除了避免奶量過多之外,一般脹氣可使用薄荷油或脹氣藥膏,擦在媽媽手掌搓熱後,於寶寶肚臍周圍輕輕按摩,幫助排氣。如果持續脹氣得厲害,哭鬧不安,甚至已明顯影響到食慾,建議安排醫生檢查,看看是否有生理上的問題引起。
Q8:餵母乳要如何知道到底寶寶吃了多少?有沒有吃飽?
這是餵母奶的媽媽最常出現的疑問。一般判斷的方法是:小貝比出生四、五天後,每天可以尿濕6-8片尿布(可感到沉重的)、大便4-10次、吃奶8-10次,這是一般原則。
不要單純根據寶寶吃奶的時間長短,來判斷是否有吃飽(這僅能當作參考),因為可能是吸吮到的奶水流量較小,但有時候寶寶飽了仍會想繼續吃,或者僅僅喜歡透過吸吮的動作得到滿足而已,不見得是沒有吃飽。
Q9:寶寶喝母奶時間間隔多久?是否要有時間表?
只要寶寶有餓就可以哺餵喔~寶寶不是大人,不需要時間表。
一般來說,喝母奶會比配方奶好消化,所以餐量會比配方奶次數多。但建議媽媽在餵奶前,可多多注意觀察寶寶飢餓時的各種表現,更能了解他的需求。
寶寶有以下反應,通常是表示他肚子餓了:
‧覓食反射(寶寶的頭轉向媽媽乳房,同時張大嘴巴,舌頭向前下方伸出)。
‧寶寶做出吸吮動作或將小手放進口裡。
‧哭鬧(較遲的表現)。最好不要等到寶寶哭鬧才餵奶。
Q10:給寶寶吃的副食品,該注意哪些原則?
一般在四至六個月前,母乳或嬰兒配方奶已足夠寶寶攝取養份,不需要添加,但六個月後,則建議加入副食品,以便供給成長所需營養,除了增加營養之外,也能訓練寶寶咀嚼的能力,並適應各種食物,循序誘導接受斷奶後的飲食。如果寶寶四個月大就有厭奶現象,副食品可提早到四個月開始添加,但若更小,便不建議。首次食用的副食品,米粉或麥粉是最佳選擇,和水或奶水調成糊狀,用小湯匙餵,最佳時機點是兩餐奶水中間,目前市售之米、麥粉,方便沖調,也都含有適量鐵劑或維他命,比大費周章用米去磨碎成之粉狀「米麩」要來得營養且快速簡單,其他副食品包括:果泥、蔬菜泥、蛋黃泥),肝泥(刮下泥狀再蒸熱、馬鈴薯泥等。
◎另外幾點大原則要注意:
1. 由少量開始添加,若無不適,再逐漸加量。
2. 一次加一種新的副食品,觀察寶寶有無過敏現象,若無不適及過敏,一星期後再加新的食物。
3. 蛋、魚肉需新鮮且煮熟,儘量以天然食物為主,少調味料。
4. 若父母本身有過敏體質(蕁麻疹、過敏性鼻炎、氣喘……)或寶寶出生時驗出過敏體質,副食品建議延至八至九個月大後再開始食用,並避免麥粉、蛋白、海鮮、柑橘類水果,這類食物為高致敏性食物,越晚接觸,越能減少寶寶過敏的機會。
5. 盡量用小湯匙餵副食品,用奶瓶餵無法訓練寶寶咀嚼能力。